中/EN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 企业税务服务 > 企业经营的本质在于追求资金的增值

企业经营的本质在于追求资金的增值

发布时间:2022-11-17 来源:度巴DOBA 浏览次数:601次

从财务学的角度看,企业的本质就是资金循环。资金循环过程就是把钱搞进来,把钱花出去,把钱赚回来,把钱分出去的过程,即是找钱、花钱、赚钱、分钱。

企业资金涉及到三个循环:一个是融资循环,一个是经营循环,一个是投资循环。从外面融入资金是第一步,包括权益融资和债权融资。融资完成之后,进入经营及投资循环,买材料去生产产品,这个叫经营;买建房子、买设备,这个叫投资。前者称之为经营性支出,后者称之为资本性支出,划分它们的依据是按照收益期及回报期的长短,但投资最终是为经营服务的。

在资金循环的过程中,要搞清楚怎么赚到钱,涉及到的几个财务的核心概念:资本、资产、收入、利润、现金流。

从投入到产出的角度来看:

1. 从资本(来自于股权、债权)到资产(经营性资产、投资性资产),叫资本撬动资产,就是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,可谓是问渠哪得清如许,为有源头活水来:来自于股东的款是不需要付息的,但之后要分红;来自于债权人的借款日后是要付息及到期要归还本金。对于负债,在财务上有个名称叫做权益乘数或财务杠杆,资产/净资产=1/(1-资产负债率)。

2. 从资产到收入,叫资产创造收入,涉及到资产使用效率。比如投入8,000万的固定资产和4,000万的流动资金,通过在企业内部循环使用,一年获得了3亿的营收。

资产使用效率在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叫法:

餐馆:台翻率

宾馆:入住率

超市:平效(一个平方米的面积带了多少营收)

工厂:资产周转率

3. 从收入到利润,叫收入创造利润。比如取得3亿的营收,扣除成本费用后一年获得2,000万的纯利润,这就是效益,可以用营业净利率来衡量。如果用资产周转率乘销售净利率,得到资产回报率,资产周转率*销售净利润率(营业收入/总资产)*(净利润/营业收入)=净利润/总资产。如果把资产比作一只大母鸡,蛋比作利润,就是要借鸡生蛋,生大蛋,生好蛋。

4. 从利润到现金。利润创造现金流。可以分成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,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,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。当然,企业的现金来源还是要寄希望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,指望其他两个都不是长久之计,救得了一时,救不了一世。

将以上总结一下就是:资本撬动资产(财务杠杆),资产创造收入(资产杠杆),收入创造利润(市场杠杆),利润创造现金(现金杠杆)。这是一个层层递进的过程,结果也体现在一个公式上,这个公式就是著名的杜邦指数,销售净利率*资产周转率*权益乘数=ROE, 也称之为股东权益报酬率。

这里都是用“杠杆”来表述,所谓杠杆,就是通过以小博大,借用力量,创造增量。但同时也要看到杠杆使用不慎,不仅撬不起资产、效率、效益,甚至杠杆本身也会有折断的风险。

1. 财务杠杆:有息负债越高,杠杆越大。杠杆越大,增值的力度会加大,但是风险也如影随形,它是把双刃剑。

2. 资产杠杆:企业经营的模式是重资产运营还是轻资产运作?轻资产、低负债,可以活得滋润,可以反脆弱;重资产叠加高负债,经营杠杆系数就高,这就如同一头灰犀牛,它从远处朝我们奔袭而来,但我们却视而不见。所以,企业经营就是要消耗有形资产,转化无形资产,驱动有形资产,创造更多价值。司马迁在《史记》中说过,“货卖当令不违时,货不停留利自生”,体现出的道理就是要加速周转。所以,运用资产杠杆需要认真考虑如何加快资产的周转速度。

3.市场杠杆:产品有竞争力,主要体现在企业的护城河较深,具体包括技术、产品、供应链、专利、成本、品牌、规模效应等方面的优势,这样才能保证企业有较高的毛利率,加之再在费用上管控得当的话,取得不错的利润率也在情理之中。相反,则是入不敷出的局面。

4.现金杠杆:企业经营有利润看上去是不错的结果,但要关注产生利润是否能够产生高质量的现金流,如果是,这个利润就是高质量的利润,否则就是纸面上的利润,如同是镜中花,水中月,虚无缥缈,好看不中用。

所以,企业经营不仅要赚利润,更重要的是要赚现金,需要综合平衡销售净利率,资产周转率,权益乘数之间的关系。只有这样,才能使企业强身健体,而不是徒有“虚胖”的外表。

“高、精、尖”人才组成的专业团队为企业提供财务咨询、内控制度建立及完善、企业管理咨询、税务咨询、投资咨询、财务人事外包、专业培训等综合性的服务。
分享到:

热门推荐